热线电话: 16638617826 在线咨询

写作辅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辅导 ››  课堂作文 ››  六年级

六年级下册课堂作文—习作二

发布时间:2019-02-16 08:53:46    浏览次数:3044次

景文周

今日习作

有关民风、民俗的习作

习作要求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要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尽量讲清楚自己习作的内容。

指点迷津

本次习作要求围绕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写一篇文章,这是给我们的总的写作范围。写什么呢?“要求”中指出了三点:一是写节日习俗。注意,这里的节日是指我国农历中的固有节日,诸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各地都有不同的过节习惯,也就是风俗。比如,春节贴春联、吃饺子、串亲戚、给小孩子压岁钱;元宵节吃汤圆、挂花灯、观花灯;清明节给已故的祖先上坟、扫墓;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团圆、赏月等。不同的节日习俗烘托着热热闹闹的民族生活,彰显着社会的和谐幸福。写节日习俗,要结合当地习惯写,还要加进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元宵节,农村则有扎马灯、家里挂灯、到外面送灯、看马戏、吃汤圆等习俗,城市则有吃元宵、放礼花、观花灯、舞龙灯、灯谜、踩高跷等娱乐项目。抓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才能写出合格的习作来。

二是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这部分内容相当宽泛。仅服饰就五花八门、异彩纷呈。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苗族、壮族等,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异同。饮食、民居更是各有千秋,花样百出。写什么呢?自然是选择那些最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性的材料,比如饮食方面,汉民族的水饺、捞面、烩面、小笼包子、炸酱面、烙馍等,再如山西拉面、云南过桥米线、福建小吃等,一定要选自己最为熟悉的材料写。实在没有内容可写,你就得找人调查了解了,或者查找一些书籍。内容确定下来,写就相对容易多了。

三是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请同学们注意,这里强调的是“民间”,因此,在超市、商场买来的工艺品是不算数的。什么是民间工艺品呢?就是从民间传承下来的手工工艺品。譬如黄草织品、柳条编织品、麦秆编织品、玉米裤编织品、布艺、贴画、陶器、瓷器、糖人、泥塑等,这些作品一般为手工制作,都具有艺术欣赏性。因此,写作时一定要选准材料。材料选好了,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按照以前讲过的记叙方法,就可以一气呵成了。

标题导引

民风民俗的如,《家乡的春节》《许昌的春节》《一年一度元宵节》《热闹的元宵节》《我跟爸爸去扫墓》《清明节扫墓》《我们家乡过端午》《端午节龙舟赛》《中秋赏月》《八月十五过中秋》《九九重阳节》《重阳登高》《七夕夜观银河》《除夕守岁》等等。服饰、饮食、民居方面的如,《河南烩面》《开封小笼包》《云南过桥米线》《重庆火锅》《北方水饺》《福建云吞》《金华火腿》《西亭脆饼》《腊八粥》《家乡的臊子面》《中秋月饼》《阿昌族的服饰》《江南民居》《福建民居》《土家吊脚楼》《家乡的土圆楼》《北方四合院》等。民间工艺品的如,《我爱黄草编织品》《美观实用的柳条馍筐》《爷爷的竹躺椅》《学吹糖人》《风筝飞满天》等等。

写作讲座

材料的占有及其方法

这儿有个故事:某公司决定盖一幢大楼,两年前就已经制定了计划,可是终因材料(砖头、水泥、钢筋、木头等)不足而使计划落空。写文章和盖房一样,如果没有材料(写入文章中的人物、事件等),写作就是一句空话。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这“米”就是巧妇要“炊”的材料,有了“米”之类的材料,巧妇自然就能做出丰盛的佳肴。如果不给她“米”,硬要她做出饭菜,无论她再巧,也只好空自叹息,“炊”不出任何东西来。因此,占有材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

那么,怎么占有材料呢?主要谈三点:

首先,要熟悉生活,热爱生活。生活是写作材料的丰富的源泉,写作离开生活,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重要。可以这么说,脱离生活的文章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一些科幻作品、童话、故事,也必然有现实生活作为依据。譬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记叙的虽是一些降妖除怪之事,但这些妖和怪正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痛恨的对象,而作者塑造出来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也都是以生活为依据,因为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猴子、猪之类的动物。尤其孙悟空这个形象,更是源自上古神话中的淮渦水神无支祁。任何一个作家,都把观察体验生活作为写作的第一要素。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都是他自己的生活写照。老师所著的几部小说,其中的许多故事都与老师的生活有关。因此,忽视生活,就等于抛弃掉了材料,自然也就无法写作文章了。所以,要重视生活,热爱生活。任何一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留心去发现,很多富有情趣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篇奇妙的文章。譬如有篇学生习作《无限的乐趣》,就是小作者生活的真实记录。小作者善于发现自己,善于发现生活,利用课余收集古诗,是极为平常的小事,但是,这一极为平凡的生活小浪花,一旦被小作者发现,就能构想出美妙的文章。小作者记载的是一连串的生活:“老师摇头晃脑朗诵古诗”引起“我”对诗的兴趣;“课外阅读”使“我”找到了丰富的诗句仓库;“须发皆白的老人即景生情”勾起了“我”的美感。这些,如果不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很容易被疏忽的。然而,小作者细心地抓住了这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写出了小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

其次,学会搜集身边的材料。如果说个人的生活是一朵小浪花的话,那么,社会生活则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在小学生习作中,有时仅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到社会上去调查、采访,搜集更多更精彩的材料。著名作家魏巍为了写好一篇反映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地打击侵略者的通讯,曾先后调查了上百人,搜集了几十条有关的材料,最后写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再譬如本次习作的内容,有的你身边就有,有的你可能经历过,但不少材料你未必知道。比如每个民族的不同习俗、饮食啦,不同民族的民居啦、生活习惯啦,一些新颖、别致的工艺品啦等,你必须通过调查、搜集方能了解。一个人知道的事情毕竟太少太少,怎么办呢?就需要我们多方调查,扩大自己的眼界,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的知识仓库。因此,有计划地采访、调查是占有材料、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

除了调查、采访之外,细心观察、把握积累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鲁迅先生说过:“留心多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里讲的“留心多样的事情”“多看看”就是观察、积累的关键。观察要注意一个“广”字。观察多了,你就有了分辨事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利用自己得到的材料写作文章。在观察某一事物时,要做到深入细致,准确透彻,不要马虎肤浅,草率应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注意观察,还要勤动笔,把看到的、听到的记下来。有关观察内容已经讲过,请同学们回头复习一下。只有注意了勤观察,善积累,搜集占有的材料多了,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第三是阅读。阅读也是占有材料的必然要素。书本上的材料是现成的,比较完善的,搜集运用书本上的现成材料可以提高写作效率。当然,在运用某些现成的材料时还要注意借鉴和改造,切不可机械地照搬,更不能不道德地抄袭,而是要选择其精粹,融会贯通,使其变成自己可以接受的东西。可以整段、整句地摘抄,也可以摘抄一些词语。摘抄的形式可以概括摘要,也可以记心得体会等。总之,只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要“记万人言”,才能酿出佳蜜,贡献给人们。摘引也要养成习惯,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这样,才能积累更多更好的材料,也才能写出合格优秀的习作来。

范文例话

许昌的春节

潘琰娇

照许昌的老习惯,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在腊月二十三的前十五天,也就是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都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为过年吃饺子用。

大人孩子们准备过年。大人们先是去买一些过年用的年货,然后,再带着孩子去买一些新玩具、新文具。孩子们呢,则拉着大人的手,上街去买一些过年用的烟花和爆竹。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也便以为着春节的来临。一擦黑,家家户户的鞭炮响起来。这一天,家家都要吃饺子、祭灶,放鞭炮,寓意着来年家人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腊月二十八,家家都往自家的门上贴春联,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在除夕的夜晚,最重要的是守岁、熬福。因为自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半夜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相当于现在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春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都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那一时刻的到来。一家三口聚在一堂,一边观看电视上的各种文艺联欢节目,一边耐心地守岁、熬福。在那众多的节目中,有的在演小品,看得我哈哈大笑;有的在尽情歌唱,悠扬的歌声悦耳动听,还有的在表演舞蹈,真是开心啊!

过了除夕守岁夜,就是春节的第一天——大年初一。在这一天里,每家每户都要吃饺子。小区的门前堆放着昨晚燃放的爆竹纸皮。整座城市仿佛都在安静的喜悦气氛里。在这一天,一些游园广场上,会举行一些小型的活动,如舞狮子、划旱船等,可有意思了。

正月初一到初五,便是全家人走亲访友,给亲人、朋友拜年的时候。这几天,孩子们在跟随家长的串亲活动中,会收到许多压岁钱。

初六,许多店铺逐渐开门营业,并在自家店铺门前放一串鞭炮,为图一个“六六大顺”的吉利。

正月十五,是一年里的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故名“灯节”。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人也叫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在元宵节这一天的傍晚,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过元宵,便一起上街看花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卡通灯、有“福”灯、有各种动物的花灯,真是应接不暇。这一天的晚上,还有许多美丽的烟花,争先恐后地飞上天,美丽极了。有的是一条庞大的龙,有的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嗖”,一个流星式的烟花在我的眼前滑过,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弧线。

正月十七,春节结束。学生们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上班了。

精彩点拨

很显然,小作者是模仿了课本上《北京的春节》一文的写法,从腊八这天一直写到正月十七春节结束,其中着重写了除夕夜和十五灯节。虽然实际情况的确这样,但模仿痕迹还是略显浓了一些。好在小作者加进了不少新的内容,否则就不值得推介宣传了。

云南过桥米线

王若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里,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在云南,最有名的就是家喻户晓的过桥米线了。

人们常说到云南不吃过桥米线,等于白去云南一趟。过桥米线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集中了滇菜的特点,有着丰盛的原料、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吃法,使游客赞叹不已,甚至在国外都享有盛誉。

过桥米线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原料丰富。除了最重要的米线外,还可以加入鸽子肉、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肉食以及豌豆、韭菜、菠菜、豆腐皮等素食,几乎所有的美味,只要你喜欢,都可以加进去。

过桥米线的第二大特点是做法独特。它不像其它食品端上来就可以直接吃,而是要把多种配料和米线装好盘,并把鸡汤熬好即可,各种配料的多少都由自己掌握。过桥米线的关键在于一碗汤。这碗汤的做法很是讲究。原料除了猪骨头外,还要一只鸡和一只鸭子,等到用猛火把猪骨和鸡鸭煮上四五个小时后,把汤里面的所有东西捞出来,把鸡血挤成碎块放进汤里,不停搅动,这时鸡血会把汤里的杂质凝在一起,汤从乳白色变得清澈透亮。捞出沉淀物后再把猪骨放进去,用小火再慢慢炖一两个小时,然后一碗热滚滚的鸡汤就出炉了。

过桥米线的第三大特点就是吃法独特。等菜全都上齐后,千万不可先尝汤,因为很容易烫伤;要先把鸽子肉、鸡肉放进碗里,接着将其它肉食放进去,再加入素食和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等作料。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特别浓郁,营养也非常丰富。

过桥米线不但味道美,有特色,有营养,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呢!

过桥米线最初起源于滇南的蒙自县城。相传在城外有一个南湖,湖心有一座小岛。岛上风景优美,是读书的好地方。有个书生到湖心的小岛上去读书备考,因为埋头用功,常常忘记吃妻子送的饭菜,等到吃的时候又凉了。由于饮食不正常,他的身体渐渐消瘦,妻子十分心疼。有一次,妻子将一只肥母鸡用砂锅熬好后送去。到了晚上,她去收拾碗筷时,鸡汤一点也没有动。打开盖子一看,汤还是热乎乎的,原来鸡汤表层的油脂将汤严严实实地盖住,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妻子将米线放在鸡汤里烫一下,丈夫吃起来很香。后来,书生金榜题名,他戏说是吃了妻子的鸡汤米线才考中的。因为他妻子到岛上送米线要经过一道曲折小桥,书生便把这种做法的米线叫做“过桥米线”。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对过桥米线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精彩点拨

这是一篇很精美的习作。小作者驾驭着娴熟的写作手法,将云南过桥米线写得有声有色,形象逼真。综述云南过桥米线的独特之后,抓住过桥米线的三大特点详尽描述,让读者对这一风俗小吃有个充分认识,接着又插入有关过桥米线的传说,使习作顿然生辉,也让云南过桥米线更加神奇、迷人。叙述有条理,重点也突出。

阿昌族的服饰

尚钰晴

“云南阿昌族,滇西烟草乡,民间文学丰,多种经营强。”这是许昌实验小学文峰学社专职辅导老师、作家、著作家景文周老师在《伟大民族歌》中对云南阿昌族的概括,而我要写的是阿昌族的服饰。

阿昌族的服饰极有特色,简洁、朴素、美观。白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斜背一个“筒帕”和一把阿昌刀,头上还插着朵朵鲜花。这,就是阿昌族最常见的服饰。阿昌族的姑娘、小伙儿们的衣服是不同的:姑娘要留长发盘辫子,还要扎腰带,既紧束腰肢,方便劳作,又飘如彩蝶,十分美丽;小伙子们则用白或黑布包头,系黑色绑腿。结了婚后,小伙子们得用青色布包头;姑娘则要用黑色布包头,下穿长筒裙,系黑色围裙。

配饰也是阿昌族服饰的特色之一。比如盛行于少数民族中的“筒帕”,在阿昌族姑娘的巧手中,绣来也是别有风味。还有阿昌刀。这刀也叫“户撒刀”。传说,阿昌族选女婿,就要看你会不会打刀。另外,喜欢用花做服饰也是阿昌族服饰的特点。因为无论男女,都喜欢佩戴鲜花。他们认为红花象征欢乐,白花象征纯洁,黄花象征爱情,并且视之品性正直,心灵美好。阿昌族的小伙儿们,上街时背着个鲜艳的筒帕,带一把户撒刀,再插一朵盛开的鲜花,当真是英姿飒爽、帅气十足了!

阿昌族鲜艳的服饰就同他们的心灵一样,美好而热情。

精彩点拨

应该说,这是一篇符合小学生阅读的习作。短短六百来字,就将阿昌族的服饰写得淋漓尽致,将阿昌族的姑娘、小伙写得活灵活现、帅气十足!开头引用景老师在《伟大民族歌》中对阿昌族的概括,自然过渡到对服饰的介绍描述,详写了阿昌族服饰的“简洁、朴素、美观”等特点,以及阿昌族配饰的特色和作用。语言流畅,结构清新,值得一读。

土家吊脚楼

冯向颖

踏上土家族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在一片绿色的土地上,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吊脚楼。这就是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土家民居。

土家族大都居住在山坡陡岭间,由于地势关系,住房多采用吊脚楼形式。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以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上木板做墙壁,以草或杉木皮做天盖。楼下四面皆空,可用作堆积肥料,也可以临时拴牲口;楼上一般是闺女做鞋、绣花或乘凉的地方。

吊脚楼的一般居住者是土家族人。他们爱群居,爱住吊脚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香。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吊脚楼不但是土家族赖以生存的住房,也是鄂西土家族地区最复杂又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吊脚楼成为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普遍建筑。各地的吊脚楼虽有不同,但其结构大同小异。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屋相连外,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所以,吊脚楼又被称为半干栏式建筑。

吊脚楼是土家族的象征。它代表了土家族的文化。聪明机智的土家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拓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文化时代。

精彩点拨

土家吊脚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当真如此吗?小作者以独具的眼光、细腻的笔触详尽描述了土家吊脚楼的建筑格局、式样,吊脚楼的建筑风格,以及土家族人居住吊脚楼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美中不足的是描述吊脚楼的建筑结构时,略显凌乱。

家乡的黄草织品

姚  昊

我爱我的家乡——嘉定区徐行镇。她是名扬天下的工艺品——黄草织品的孕育地。

从五六岁懂事起,我就清楚地记得,吃的糖果,玩的玩具,学习用的文具,书杂费乃至添衣买鞋,都是用妈妈编织的黄草织品赚的钱买的。妈妈总是这样对我说:“乖孩子,自己去玩,妈妈编了草织品给你买好吃好玩的!”因而,从童年时代起,我对家乡的黄草织品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现在十二三岁的我,对家乡黄草织品的感情更加浓厚了。我了解到早在四百多年前,家乡的人们就已经发现利用野生的一种黄草的皮和芯可以编织成拖鞋。这种拖鞋具有轻便凉爽等特点,从而受到城乡居民的喜爱。渐渐地,黄草织品成了家乡人民主要的家庭副业。只要你在午休、夜晚去走村串巷,到处可见人们正在编织黄草织品。七八岁的小女孩就学编织,有的男孩也学。到成人时,均是编织的老手了。据说,在清朝的同治年间,徐行镇已变成一个集散黄草织品的热闹集市。农民靠黄草织品换回一些银钱,购买油盐酱醋柴和添置生产、生活用品。

家乡的黄草织品花样繁多,用途广泛。其中草织提包是主要产品。它轻便耐用,色彩鲜艳,式样新颖,光提包式样就有一千多种。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又宽又大,有圆形、桶形、月牙形、板形、六角形等,举不胜举。提包编织的图案也不相同。有花类的:牡丹、腊梅、月季……有动物类的:孔雀、熊猫、老虎……还有孔夫子周游列国等复杂的内容,真是五彩缤纷,别具一格。无怪国内外宾客一看到这样精美的草织工艺品,都非常叹服,竞相购买。

草拖鞋是起家产品。在家乡的黄草织品展销棚中,有一只1.5米的特大拖鞋,还有一只仅有5厘米的特小拖鞋,十分引人注目。草拖鞋以凉爽轻便、美观大方、透气好等优点受到中外友人青睐,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闻名中外的龙拖鞋和熊猫拖鞋,还被美国人作为东方艺术品陈列……

现在,家乡的黄草织品是家乡人民致富的功臣,它也成了上海进出口公司外销工艺品,产品远销世界每一个角落。

我爱家乡的黄草织品!

精彩点拨

“我”对家乡黄草织品的热爱,不仅在于能够变卖换成银钱贴补家用,还因为它的历史、它的美观、它的实用。黄草织品的历史悠久,“成了家乡人民主要的家庭副业”;接着详尽描述它“轻便耐用,色彩鲜艳,式样新颖”等特点,将黄草织品的品种繁多、图案美观等尽皆展现给读者。描述细致具体,感情充沛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