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六日
发布时间:2023-12-04 09:37:51 浏览次数:642次
许昌实验小学六(9)班 周芃霖
两天前,丁欣向公司申请作为船长驾驶“深空号”星际级飞船进行第一次太阳系超远航行。公司原本是不愿让这样优秀的总工程师冒险的,但苦于没有更专业人选,只得同意了。
2305年4月1日,丁欣和副船长刘仪被公司送到了北半球最大的太空电梯“苍穹”号前。苍穹号的基座呈圆锥形,直径达几十千米,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基座上铺有九条直插云霄的轨道,由强互作用力支柱和纳米丝组成。这些纳米丝仅有头发的1%粗,却有惊人的强度。九个透明舱在轨道间运行着,靠核聚变驱动,时速达三十千米每秒,到达三万千米的高空仅需十秒。丁欣和刘怡在人脸识别处验证了身份,进入了舱体。舱壁上仅有两个按钮,上书“太空、地面”。丁欣按下太空舱体,立刻飞向三万千米高的太空港口。
舱内有着目前人类最先进的科技,可以用力场锁死物体原子。在三千千米每秒的加速下,不会有任何过载。舱外很模糊,丁欣还没来得及辨认出什么,就到达了太空港口。
“深空”号船体长一千米,是目前最先进的飞船。同时,它也是私人航天公司制造的。如果这次航行成功,那升空号必将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它是造价最低廉的当代飞船。这是一艘多功能飞船。它有能力载货,也能利用力场锁死原子,以光速的1/10航行。更有能力让人类摆脱近地轨道的束缚,实现太阳系航行梦。尽管是自己亲手打造的,丁欣仍被停泊在公司专用码头的“深空”号深深震撼。深蓝色的船体让人感到深邃,零星的白色又让人体会到科技感。中后部的燃料区正加注着核聚变燃料。丁欣收到命令,在加入至20%时停止加注,让刘仪设定了目的地:六十四亿千米外的柯伊伯带。这将是一场长达六天的航程。
两天半过去了,核聚变推进器喷射出幽幽蓝光,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推动着这掺入了强护作用材料的坚硬船体以三万千米每秒的速度冲向柯伊伯带。中部船体外有一个自转的环带,产生离心力,在环带的外侧面内部形成重力,让人正常起居。作为船员宿舍,由于这里装备有亚光速通讯系统,丁欣和刘仪在这里与公司取得联系,将他们的实时录像传回地球。刘仪介绍,我们已经到了柯伊伯带,现在——他笑着按下了平时用于在失重的场内运动的磁力腰带上的一个按钮,船体透明了,他们成功了!窗外是空蒙奇幻、绚烂无比的太空,地球上70亿人口无不热泪盈眶。
返回途中,“深空”号安全穿过了小行星带,木星硕大无比,雄浑梦幻的身影远去了。但坏消息传来了:飞船航行至距地球一亿千米的火星附近时,燃料告急。木星有奇多的氢,但返回木星用转化加注口补充燃料已来不及了,况且剩下的燃料不足以支撑升空号返回。刘怡和丁欣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足有让飞船以最低速度航行。这天,沉思的丁欣忽然说出了一个词:“引力弹弓”。刘仪转过头来,“你疯了吗?”刘仪接着说下去,风险有多大你不知道吗?我们可能坠入火星!更有可能耗尽燃料,也获得不了加速。目前,人类只有近地轨道航行的能力。没有了燃料,我们只能等死!”丁欣说:“会有风险,但不尝试怎么会成功呢?”说着打开腕上的手表操作屏,又添了一句:“尽力做,别多想。”刘仪沉思了许久,说:“是啊,为了重回地球,听你的!”
“深空”号用不到2%的燃料接近火星,在极小的距离下被火星引力大大影响。火星梦幻的身躯,从篮球场那么大,直到占满了整个飞船管理区舷窗。在绕火星一圈后,丁欣操作飞船逃离引力影响,并减速为正常航速。火星会像一个链球运动员,旋转着将“深空”号掷出火星轨道。这就是“引力弹弓效应”。当然,如果不成功,人类首次太阳系超远程航行将以失败告终。刘仪闭上眼,自语道:“为了地球,尽力做,别多想。”接着,他和丁欣打开速度监测界面。丁欣热泪夺眶而出,他们成功了!“弹弓”火星让“深空”号加速飞向地球。这最后的一亿千米,他们更加归心似箭,渴望站在坚实的大地上。
两个小时后,丁欣和刘仪利用最后的燃料,将“深空”号泊入太空港口。他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类星际探索时代。他们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航行。十秒钟后,太空电梯将丁欣和刘仪送回了地面,公司派来接应的工作人员激动得一拥而上。丁欣和刘仪跨出升降舱,踩在了坚实的大地上。他们再次流下了热泪。
“地球是最好的。”工作人员搀住他们。“真的,没有之一。”
(辅导老师:张楠)